云成为汽车产业新生产力,腾讯助力“车云一体化”发展

发表于2022-08-10 分类:新车 来源:

高阶自动驾驶上路行驶进入倒计时。深圳近期颁布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条例,从8月1日起,允许登记过的 L3 级车辆上路行驶。可以说,此条例为自动驾驶行业商业化运营提供了规范和保障,有利于推动其进一步发展。

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必然会产生大量的上云需求。自动驾驶迭代的加速,这背后除了车端感知能力、算力平台、控制优化等因素之外,云端的数据和计算也同样关键,将为车端算力提供有效的补充。同时,在地图数据更新方面,通过车-图-云一体化的形态,实现地图数据的实时更新迭代,带来更鲜活、更真实、更精准的导航体验。

在智能座舱方面,功能配置堆砌的模式不再奏效,如何通过云端OTA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按需服务成为必然趋势。云上服务更新能力,成为扩展智能服务盈利模式的重要因素。

受行业需求驱动,国内云市场前景广阔。根据沙利文和头豹研究院《2021年中国汽车云市场追踪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云行业市场规模高达335.2亿元,预计至2026年持续增长超800亿元。

因此,在行业智能化的发展下,围绕云的竞争可能成为产业的重要角逐点。

以数据为驱动,车云一体模式成必然趋势

在智能网联汽车渗透率不断攀升的情况下,难免会产生海量的数据。据不完全统计,一辆拥有高阶自动驾驶能力的车辆,每天回传的数据就高达6TB。

而在自动驾驶车辆大批量商业化落地运营的情况下,会带来更大的数据压力。根据IDC 发布的《全球自动驾驶汽车预测报告(2020-2024)》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 L1-L5 级自动驾驶汽车出货量预计将达到 5425 万辆。随着车端自动驾驶能力、传感器配置的提升,随之带来的数据量也呈指数级增长,带来巨大的研发和运营投入。

云端可以为车端算力提供高效、低成本的补充,实现车云一体化数据驱动已成为行业的必然趋势。

对此,在前不久的第九届国际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年会(CICV 2022)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认为,车、云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是突破单车智能瓶颈的全新发展路径,是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重点方案。应该坚持车、云融合的方案,以车、云融合路径凝聚行业发展合力推动跨行业协同。

腾讯智慧出行副总裁钟学丹表示,云是汽车产业的新生产力,车云一体化的数据驱动将成为汽车产业竞争关键。目前,腾讯正通过车端、云端的完整产品布局,助力汽车产业“车云一体化”发展。汽车产业基于云端协同将产生三大核心价值:更加极致的用户体验、不断优化的研发效率,以及企业业务韧性的不断增强。

与此同时,行业内一些企业和机构也相继在此布局。比如去年11月,中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委员会专门筹建了车云一体工作小组,面向智能汽车行业构建通用的车云一体化软件架构;蘑菇车联打造“车路云一体化体系”,加速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东软睿驰全面布局“车云一体架构”,驱动整车的智能化发展。

汽车云市场机遇显现,云服务商纷纷布局汽车行业云

通过云端和车端的协同发展,带来更多增量价值,已成为云服务商的重要角逐点。如腾讯近期提出“车云一体化”战略布局,帮助车企完成车端、云端一体化的数据驱动闭环。华为云在云、管、端深入布局,提供云原生基础设施服务等六大解决方案,为车企提供全流程数字服务;百度除了深耕智能驾驶业务外,也在垂直行业领域发力推出汽车云服务,满足车企数字化和自身汽车业务的需求。

然而对于在云计算方面还是“新兵”的传统车企来说,如果采用自建云的模式,会面临诸多问题:起步上千万元的成本投入、高昂的运维成本,技术壁垒等。

Gartner曾做过统计,只有不到30%的中国私有云项目,才能达到其预期的业务价值。因此,自建云对于车企来说,并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为了低成本、高效率部署云资源,越来越多的车企选择和云服务商合作。

腾讯在上海设立了行业首个专为自动驾驶与智能汽车领域而建设的云专区,从机房硬件选型到云上组件都是按照智能汽车行业特殊需求进行定制。通过物理隔离的云专区,可以全面保障数据安全可信、自主可控。

车云一体的数据驱动模式已经成为行业内的必需。未来,云端也将是汽车软件持续迭代和进化的基础,基于云端可以定义智能、定义体验、定义新的商业模式。



回到顶部